标志作为图形图像的一部分.它本身并没有超出人类艺术与审美的范畴.人类曦昧时代的艺术是伴随着巫术和祭祀而兴起的。这时候作品的象征价值和功利性价值高于其艺术价值,它们是标志的雏形。实际上,这种早期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标志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设计门类并没有逾越这一古老的核心价值界限。 标志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标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各个不同部落、氏族之间使用代表其发源于神话的图腾形象来区分各自的特点和信仰。 一、法兰克和坎塔布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岩画 1, 欧洲岩画有广泛的分布,岩画的年代可分为两个主要的系列:一是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三万五千年,延续至距今约一万年前;二是开始于距今一万年前,延续至新石器时代。 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法兰克一坎塔布利亚地区。这些洞窟里的崖壁画以其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魄,成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洞窟岩画的艺术风格.是自然主义的,洞窟岩画往往处于洞窟的深处。洞窟岩画的题材以动物为主,几乎全是巨大的食草动物。人们通常只注惫到洞窟的崖壁画,其实岩刻总是和崖壁画共存,个别的也有全部是岩刻的。 同时,这种艺术也不仅仅在法国的南部和西班牙的坎塔布利亚地区发现,只是因为在这一带发现得最早,也最著名,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法兰克和坎塔布利亚洞窟崖壁画艺术。 法兰克和坎塔布利亚洞窟崖壁画一般的特点是:单个的动物形象,没有组成场面,动物的形体画得很大,甚至和真的一样大;此外则是手印和几何图形;人物出现得很少,画得也是小而丑.与精美的动物图像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许这些动物画得过于精美了,人们根本不相信会出自于原始人之手。洞窟艺术的发现史,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开始时科学界持怀疑的态度,后来又逐步地被证实是可信的;这个几乎长达一个世纪的过程,构成了对史前艺术发现史的浪漫篇章。 图2-3是一幅出土于派奇摩尔洞穴石壁的长毛搜项的猛码象形象,它提醒着我们上一次冰川期南欧的冰天雪地气候。图画中简约的线条表明这幅作品是草就的素描,也许完成的时间不到5分钟。它是一幅有25只动物、总长1 750厘米大壁画的局部。
1.法国科斯凯洞窟手印和岩画 法国的科斯凯洞窟的岩壁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窟艺术—手印,距今二万七千多年。手印是洞窟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手印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阳纹手印,是用手蔽上颇色,然后印在壁上的印纹,有红和黑两种颇色:第二种是阴纹手印.是用手伏在壁上作模子.然后往上喷刷顺色,再将手移开,就形成一个空白的手形;第三种是描画的手印,即用颜料直接画成手的形状。 手印的出现比模仿造型要早,而且一直存在。它的出现可能是人对野兽留在泥地上的爪印的模仿,也可能是自发的一种行为,它的出现具备了丰富的意义,经常出现在动物形象附近,这是巫术活动中一种控制力量的表现。 对手印有一些解释:把手印在壁上以增强精力,祛灾除病;某种神秘仪式的记录或古老神抵的象征;手具有一种特殊的力,。手印中阳纹少,阴纹多;左手多,右手少。这大概是因为制作方便。
2.拉斯科(Lascaux)洞窟崖壁画 拉斯科洞窟崖壁画给人的印象是线条粗犷、气势磅礴、动态强烈,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朴态恰好形成对比。画面已经初显构图意识.比如:前洞的六只大牛,组成圆圈,朝一个方向奔跑;一匹马跌落陷阱的画也是如此。此外,符号也被大最使用,如一种被理解为陷阱的符号(法国哥摩洞窟也有许多符号,其中以房屋形的符号最为引人瞩目。而且往往画在动物的身上。 在拉斯科洞里一个并状坑底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画着一著名的人类古老场景(见图2-5):一头野牛正冲向一个鸟人,鸟人附近有一只鸟站立在枝头,野牛身上则已被一支矛刺穿,腹下流出大量的肠子,但还在拼命地挣扎,向人冲去。其中的人物很值得注意,其形态被图案化了,长着鸟头或戴着鸟冠,右手握着项端呈钩状的工具.可能是矛棒或标枪,双手各生长着四个指头,脚下还残留着矛棒的断片,和野牛组合在一起,似乎受了伤的样子。 有人认为该鸟人是伪装成动物的猎人,有人认为是巫师正在为祈求狩猎的丰收施行巫术。猎人伪装成动物以便狩猎时接近猎物的做法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有使用,如部伦春族戴的抱头帽。学者认为该画可能是在表现某种观念,或者有某种纪念性目的。类似的画例不仅在其他洞窟岩画中可以找到,在以后时期的非洲岩画中也可以找到。
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窟岩画 1879年的夏天,西班牙考古学者桑图拉〔当地的一位绅士)发现了阿尔塔米拉洞窟。他是第一个把该洞窟岩画的年代确定为旧石器时代的人。但遗憾的是,他这个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发现,直到二十多年以后才被人们接受。 阿尔塔米拉在西班牙的桑坦德附近,这个西班牙遗址的发现具有双重愈义:它既是旧石器时代的洞窟艺术遗址,也是19世纪中叶第一个被发现的洞窟艺术遗址。 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窟崖壁画最显著的特点是: ①写实的大型动物形象;②形象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③各种抽象的符号。 这些特征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崖壁画中体现得最为鲜明。
窟项画中有两只负伤的野牛,它们的身躯卷缩成一团,外轮廓被处理为稳定的三角形状。在细节方面,诸如抽搐的四蹄、甩动的尾部、斜刺如剑的双角和直竖的耳朵,都采用寓动于静的手法,把野牛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困兽犹斗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野牛倒在地上两腿无法站立起来,却低着头来保护自己,也是极为生动的一个画面,表现了动物的尊严与力最及它为生命所作的最后一刻的挣扎。由此,原始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有活力的艺术表现手法,都一一得以体现。关于野牛的岩画如

|